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重大访学特辑02 | 走进第一课堂,感悟红岩精神

【发布日期:2024-04-22】  作者:     点击数: 


知行合一,德志共铸

4月16日上午,访学团学生抵达重庆大学第一教学楼,走进第一课堂,聆听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课程。

第一节课是赵丽君老师的《英语新闻写作》课程。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如何让通讯稿的正文部分更加客观真实”。赵丽君老师通过对比大量正反案例、写板书规范引语标点等,从如何撰写引用语、插入语以及如何穿插背景材料三个方面仔细讲授了本讲内容。

▲赵丽君老师讲授《英语新闻写作》

▲访学团学生和赵丽君老师合照

随后,访学团分别聆听了郭毅副教授的《中外名记者研究》课程和曾润喜教授的《传播研究方法》课程。在《传播研究方法》课上,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的同学进行了关于量化研究、中介效应的开题汇报。九组同学对各组的话题展开分享并互相讨论。同时,曾润喜教授也从开题需要注意的技巧、选题的发表价值、概念界定的问题以及模型或对应理论的合理化等维度对每一组进行了详细认真的点评。

在互评互鉴的课堂上,访学团的学生们不仅拓展了学术视野,同时更深入地学习了量化研究方法。访学团学生宋苏琴表示:“曾老师独到的理论见解和前沿的学术视野使我收获满满。在曾老师指导学生课堂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新传学科思维碰撞的独特魅力。”李诗敏同学认为,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曾老师通过不断提问,引导并激发学生们思考的学习模式,“在一次次提问中反思并成长,在我看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4月17日上午,访学团到达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在实地参观红色基地和拍摄朗诵视频的过程中,访学团学生不仅深刻领会到红岩精神的真谛;更充分认识到作为新传专业的学生,其肩负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和讲好中国故事的神圣使命。

▲访学团合照

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是展示红岩英烈事迹的重要场所。馆内陈列丰富,通过文物、图片、文字以及融媒体等多种形式,真实再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其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充分彰显了他们将“小我”融入家国“大我”的情怀

▲访学团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访学团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访学团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

在参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时,访学团学生向方建平老师请教问题——“如何理解红岩”。方建平老师从红岩的地域特征,《红岩》小说,以及红岩精神等维度向同学们讲述自己对红岩的理解,并表达了对革命英烈崇高的敬意,“那一代人有他们的使命和选择,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的精神,结合时代,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选择。”

▲访学团学生向方建平老师请教

随后,访学团前往渣滓洞感受红岩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以及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

在走访参观红色基地的过程中,访学团学生收获颇丰。

▲刘松杰同学

刘松杰同学表示:

抵达重庆这座魅力四溢的城市,我有幸踏入庄严肃穆的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亲历那段波澜壮阔且悲壮激昂的革命历史。陵园之内,光阴的书卷徐徐翻开,每一块展板、每一件实物展品,都如同诉说着英烈们气壮山河、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他们眼神中的坚毅之光,闪耀着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与对黑暗势力的坚决抵抗;他们的形象,在历史的舞台之上傲然挺立,犹如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永载史册,激励后人。

面对烈士们的英勇牺牲和光辉业绩,我内心深处油然升起深深的敬意与思索。他们以生命的代价书写下的悲壮乐章,令我深受震撼,更使我深深体悟到那一段历史背后的曲折坎坷与伟大壮丽。作为一名bat365在线平台登录的学生,我明白自己肩上承载着传递红色记忆、发扬革命传统的重大责任

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以更加炽热的激情和更加坚实的信念,勤奋研习,不断提升自我,致力于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愿歌乐山烈士的精神光照千秋,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中永葆活力,历久弥新

▲陈艺颖同学

陈艺颖同学表示:

踏足重庆,我有幸走进歌乐山革命纪念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馆内,历史的画卷缓缓展开,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低语着先烈们英勇无畏的传奇。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光芒,他们的身影,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如松,永垂不朽

面对那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我心灵深处涌起无尽的敬意与感慨。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让我深感震撼,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的艰辛与伟大。作为bat365在线平台登录的学子,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任。

此次参观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深感自己仿佛沐浴在先烈们的光辉之中,心灵得到了升华与净化。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为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先烈们的精神永放光芒,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