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著名纪实摄影师邓勃老师受邀在文清楼707举行一场题为《我做记者三十年》的专题讲座,邓勃老师以其丰富的从业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素养,向师生们分享了他作为新闻摄影记者三十年来的心得体会和职业生涯中的精彩故事。此次讲座不仅聚焦于新闻摄影的技巧,还深入探讨了新闻采访的艺术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摄影记者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邓勃老师在职业生涯中收获了各种荣誉与成就。他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等奖项,其它获奖项目还包括亚洲地区摄影大赛亚洲风采最高奖--最佳摄影师大奖、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银奖、联合国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二等奖,等等。此外,邓勃老师还出版了《构树下的肥梦》、《5·12汶川大地震实录》等著作,举办了《邓勃十年春运》大型纪实摄影展等多个摄影展览。邓勃老师擅长用镜头捕捉社会的多元面貌,展现人文情怀,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很强。
讲座伊始,邓勃老师以轻松幽默的方式介绍了自己与记者这一职业的缘分。1996年,他借相机拍摄的第一组照片就获得了广东省新闻三等奖,进入羊城晚报社后连续两年斩获中国新闻奖。这些早期的成就便彰显了他在新闻摄影领域的才华和不懈追求。邓勃老师表示,记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工作,也是一个竞争激烈让人感到残酷的职业。这个职业对他来说非常“有趣”,因为它能够让人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认知。他回忆说,在南非的一次采访中,由于车辆故障,他在街头打车时意外地遇到了一位妇女。这位妇女声称自己曾经在十几年前的平遥摄影节上见过他,这一奇妙的巧遇让邓老师深感惊讶和感慨。他意识到,作为记者,自己有机会跨越时空的限制,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和地域的人们建立联系,这正是记者职业的魅力所在。
由于职业缘故,摄影记者必须走远些,去看见别人眼中的“世界”。那么,一个合格的记者该如何看见别人的“世界”?看见了又如何才能准确记录呢?当下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作为摄影记者又该如何应对?邓勃老师将这些问题的答案融会贯通于他的故事与作品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邓勃老师介绍自己的从业经历
“做新闻拍照片,要有大历史的眼光,这就是,记录大时代,记录大变革”
在讲座中,邓勃老师展示了他用二十年精心打造的春运系列纪实摄影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辗转于春运归途中的人。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引人注目:画面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们抢着挤上绿皮火车,生动体现了在外打工人急于回家的迫切心情。邓勃老师说,这样一群回家过年的群体真的可以感动中国,他们忍受着春运的拥挤,无论如何也要回家看看父母,见见孩子。
有一次,邓勃老师为了跟拍旅客“阿莲”,一起回到了阿莲的家乡,见到了阿莲的父亲,差点被当成阿莲家的“姑爷”。只见父女二人虽多年未见,见面后却没有拥抱与问候,只是平淡的一声“爸”与一个轻轻的点头,然后沉默地走路回家。而在路上,邓勃老师注意到爸爸的手电筒有意无意的往后甩,其实那是在给走在后面的女儿照明。邓老师认为,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那么的扣人心弦,有温情的媒体能够抓住细节,诞生感人的故事。
“火车就是载体,人才是大时代的主角”。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社会在快速发展。邓老师拍摄的春运照片,清晰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每张照片都要有灵魂,好的照片要给人一种思考”
邓勃老师对画面的内容和构图的关系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人不一定是主体,但人一定永远都是主角”。在镜头中,他没有刻意追求画面的构图美感,而是专注于内容如何能够触动人心。“要有人情,不能为了拍摄而拍摄。”
在邓勃老师汶川大地震的纪实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情感传达的精准把握。邓勃老师的镜头语言总能从一种独特的角度去传达主题。例如,为了表现地震后的残破场景,他拍摄了地震后盘旋空中、无枝可依、被迫离家出走的鸟儿;而对于原本香火鼎盛、令人敬仰的寺庙,在地震后只剩下断壁残垣、满目荒凉的景象,邓勃老师则定格了倒地断头的佛像这一细节。
在专题作品《乾塘村不尽毒水滚滚来》中,邓勃老师用打破平衡的构图画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给乡村生活带来的悲剧。他强调说,“构图是没内容才找构图,真正有内容的东西不需要刻意构图。构图太完美会影响你的内容。”
“带着感情的采写胜于一切写作技巧”
邓勃老师认为,新闻工作者要有悲悯之心,感动自己的内容才能感动别人。他说,“采访者都是有阅历或有创伤的,他们要讲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也许他们的一生只讲这一个故事:难以承受的剧痛,极其需要理解的情感,作为倾听者,我们记者要承受得起、理解得了,要以温暖理性为价值导向、以客观叙事为表现形态,用情感凝聚来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
邓勃老师曾跟踪报道过一位“最美母亲”的事迹。那是位身材瘦小的普通中年妇女,但她瘦弱的肩膀却能撑起600多个残疾弃婴的天空。她本身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贫穷,收养了这么多孩子后,她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连基本的生活质量都难以保障,600多个孩子只能蜗居在一栋破旧的小房子里。此报道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政府和好心人的资助下,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她的孩子们终于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房子。
“可以帮到一些人,一些穷苦的人,看到他们的笑容会让人感动。”邓勃老师认为,这就是记者工作的意义。
“做新闻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信息”
邓勃老师在讲座过程中反复强调,日常生活中应多积累信息源,以便准确抓获一手消息。记者的工作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更要在一众繁杂庞大的信息里筛选到最值得关注的那一点。职责所在,为了获取最真实有效的一手消息,有时记者不惜“深入虎穴”。邓老师向我们分享了他当年为了拍摄吸毒者的报道,一不小心混成了他们的“大哥”的故事。随着老师妙趣横生的讲述,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起体验了那段当“卧底”的岁月。这段意义独特的经历听着有趣,实际上充满危机,一旦暴露,可能会对邓勃老师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邓勃老师指出,“当记者人生阅历会丰富很多。” 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信息源,邓老师的诀窍是“多交朋友”。即使是面对采访者,也要尽量避免功利性的步步“紧逼”,而应当像朋友间那样“闲聊”,这样往往能够挖掘到更有深度的内容。
“做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媒体人”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数字内容消费不断增长,新闻摄影记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邓勃老师鼓励我们要积极适应新媒体环境,努力成为精通采访、写作、拍摄、运营的全能型人才。
他提到,在当今时代,短视频等数字媒体形式迅速流行,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话语的舞台。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记者要积极尝试新的报道形式,学会运用各种新媒体平台推广自己的作品,扩大影响力。
邓勃老师还分享了他自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实践经验。他通过开设个人视频号、发布短视频等方式与读者互动交流,增强了作品的传播力。邓勃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他制作的一系列创意短视频,鼓励同学们积极接触新事物,多拍视频,积极创新,不要局限在常态思维里,做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媒体人”。
讲座的最后部分是热烈的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积极举手,踊跃发言提问,而邓勃老师则耐心地一一解答了大家的问题,现场氛围轻松而融洽。
广电231叶宇嵋同学问道:“在拍摄时遭遇阻拦怎么办?” 邓勃老师回答,在采访和拍摄过程中遭遇阻拦是常有的事。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策略应对,比如悄悄拍摄或者寻找其他角度。但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和礼貌,尊重被采访者和拍摄对象的意愿。
同学提问
广电231班王妙雪同学提出了疑问,她说被摄对象在发现被拍时就会变得不自然,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邓勃老师建议:要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和人物,让自己迅速融入环境中,让对方觉得你是他们中的一员而不是一个陌生人。这样被摄对象就会更加自然放松。
广电232张冠宇同学关心“镜头霸凌”的问题。对此,邓勃老师强调:“我们要做有温情的媒体,要用有人文关怀的、温暖的镜头去拍摄记录,你要同情他、理解他,这样的镜头人家就不会觉得你是在霸凌。”
广电232蓝琳同学向老师提问:“老师是如何去挖掘出这么多有趣的瞬间,怎么把握那个瞬间呢?”邓勃老师做出了解答:“第一,做记者要懂得交朋友,交各类的朋友。交朋友,朋友会给你提供信息。第二,要多观察,要学会事先预测,掌握抓拍。”
本次讲座是bat365官网广播电视学专业开展“媒体人进课堂”活动的系列讲座之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向优秀媒体人学习,深入了解记者这个职业,以适应新的媒体环境。此次讲座反响热烈,不仅使同学们深入领会新闻摄影的要领,更激励了同学们在新时代下不忘初心,敢于创新,为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而努力!
邓勃老师和师生们的合影